1 | 可用于止血、散瘀、消肿的中药是______。 | 三七 | 中药学 |
2 | ______能清热凉血,主要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证。 | 生地黄 | 中药学 |
3 | 防己可用于水肿及 | 风湿痹痛 | 中药学 |
4 | 含有挥发油,拥有芳香化湿作用的中药有______。 | 藿香 | 中药学 |
5 | 草药______用于胸痹心痛、血瘀经闭,有活血通络之功。 | 降香 | 中药学 |
6 | 用于平肝潜阳、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是______。 | 天麻 | 中药学 |
7 | 中药______具行气止痛、温中健脾作用。 | 砂仁 | 中药学 |
8 | 胡黄连具有退虚热和 | 除疳积 | 中药学 |
9 | ______有止咳平喘、润肺化痰的功效,常用于肺虚咳嗽。 | 百合 | 中药学 |
10 | 蟾酥具有解毒止痛和 | 开窍醒神 | 中药学 |
11 | ______性温,拥有温中止痛、暖胃散寒之效。 | 高良姜 | 中药学 |
12 | ______能够治慢性支气管炎、咳嗽气喘等症。 | 苏子 | 中药学 |
13 | “川贝母”常配伍______用于止咳化痰。 | 枇杷叶 | 中药学 |
14 | ______具具备补气固表、利水消肿的作用。 | 黄芪 | 中药学 |
15 | 中药______具有化瘀止血、消肿止痛作用。 | 三棱 | 中药学 |
16 | 具备祛痰开窍、熄风定惊作用的药物是______。 | 天竺黄 | 中药学 |
17 | 具有补血调经、润肠通便之效的草药是______。 | 当归 | 中药学 |
18 | 具有补肾助阳、强筋骨的药物包括______。 | 鹿茸 | 中药学 |
19 | ______具具备补气固表、利水消肿的作用。 | 黄芪 | 中药学 |
20 | 用于血热妄行、吐衄崩漏的凉血止血药是______。 | 地榆 | 中药学 |
21 | 可解毒消肿、治疗痈肿疮毒的中药包括______。 | 金银花 | 中药学 |
22 | 独活善于祛风湿兼能 | 散寒 | 中药学 |
23 | ______是治疗感冒常用的中药,性辛温。 | 荆芥 | 中药学 |
24 | 常用于小儿疳积、健脾开胃的药物是______。 | 鸡内金 | 中药学 |
25 | ______具有止咳平喘、祛痰润肺之功。 | 紫苏子 | 中药学 |
26 | 用于水肿胀满、尿少便难的利水药是______。 | 泽泻 | 中药学 |
27 | ______拥有补气固表、利水消肿的作用。 | 黄芪 | 中药学 |
28 | 用于口渴烦躁、湿热黄疸的清热药是______。 | 栀子 | 中药学 |
29 | 中药______常用于补血调经,治疗血虚诸证。 | 当归 | 中药学 |
30 | ______能够补肺益肾、止咳定喘,常用于哮喘。 | 蛤蚧 | 中药学 |
31 | 用于水肿胀满、尿少便难的利水药包括______。 | 泽泻 | 中药学 |
32 | 草药______用于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,具有健脾开胃作用。 | 山药 | 中药学 |
33 | 泽泻的功效是利水 | 渗湿 | 中药学 |
34 | 川贝母主要用于何种咳嗽 | 虚劳 | 中药学 |
35 | ______具有收敛止泻、固精缩尿作用,常适用于滑精带下。 | 金樱子 | 中药学 |
36 | ______是治疗感冒常用的中药,性辛温。 | 荆芥 | 中药学 |
37 | 常用于小儿疳积、健脾开胃的药物包括______。 | 鸡内金 | 中药学 |
38 | 石斛属于哪类药材 | 滋阴 | 中药学 |
39 | 淡竹叶的主要功效是清心 | 除烦 | 中药学 |
40 | “安宫牛黄丸”中含有清热开窍的中药______。 | 牛黄 | 中药学 |
41 | 适用于清热利湿、凉血止痢的药材是______。 | 白头翁 | 中药学 |
42 | 用于泻下通便、清热消肿的药是______。 | 芒硝 | 中药学 |
43 | 草药______可祛风止痒、利湿通淋。 | 地肤子 | 中药学 |
44 | 用于湿热痹痛、筋骨无力的药物包括______。 | 桑寄生 | 中药学 |
45 | 用于口舌生疮、热毒壅盛的中药是______。 | 青黛 | 中药学 |
46 | ______有清心安神的作用,主要用于心神不宁。 | 酸枣仁 | 中药学 |
47 | 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咽消肿功效的药材是______。 | 射干 | 中药学 |
48 | 用于胃痛、胸闷、胁痛的理气药物为______。 | 香橼 | 中药学 |
49 | 党参的功效是补中 | 益气 | 中药学 |
50 | 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的中药是___ | 茵陈 | 中药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