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| Question | Answer | Category |
---|---|---|---|
1 | 代表补肾养血的方剂是______ | 左归丸 | 方剂学 |
2 | 用于湿热下注之阳黄的方剂是______ | 茵陈蒿汤 | 方剂学 |
3 | 左归丸来源于___ | 六味地黄丸 | 方剂学 |
4 | 桃核承气汤用于治疗___ | 下焦蓄血 | 方剂学 |
5 | 定喘汤中用于降肺气平咳喘的是___ | 白果苏子 | 方剂学 |
6 | 固经丸主治崩漏带下,其病机属于___ | 阴虚血热 | 方剂学 |
7 | 桑螵蛸散用于治疗___ | 心肾两虚 | 方剂学 |
8 | 用于治疗痰湿壅盛的经典方剂是______ | 二陈汤 | 方剂学 |
9 | ______可用于清肝明目的方剂是 | 石决明散 | 方剂学 |
10 | 三仁汤中杏仁的作用是___ | 宣利上焦 | 方剂学 |
11 | 槐花散适用于肠风便血,其中荆芥穗的作用是___ | 祛风止血 | 方剂学 |
12 | 朱砂安神丸的主治病症是___ | 心火亢盛 | 方剂学 |
13 | 真武汤用于治疗___ | 阳虚水泛 | 方剂学 |
14 | 用于温中祛寒的代表方剂是______ | 吴茱萸汤 | 方剂学 |
15 | 属于热入营血治疗的方剂是______ | 清营汤 | 方剂学 |
16 | 属于调和营卫的代表方剂是______ | 桂枝汤 | 方剂学 |
17 | 代表寒湿困脾治疗的方剂是______ | 藿香正气散 | 方剂学 |
18 | 安宫牛黄丸用于高热神昏属___ | 热闭证 | 方剂学 |
19 | 清暑益气汤中知母的作用是___ | 清热生津 | 方剂学 |
20 | 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___ | 气虚血瘀 | 方剂学 |
21 | 补中益气汤的君药是___ | 黄芪 | 方剂学 |
22 | 用于止咳化痰的方剂是______ | 止嗽散 | 方剂学 |
23 | ______是脾胃虚弱治疗的代表方剂 | 六君子汤 | 方剂学 |
24 | 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的比例为___ | 六比一 | 方剂学 |
25 | 适用于寒湿腹泻的方剂是______ | 藿香正气散 | 方剂学 |
26 | 参附汤用于回阳救逆,其组成是人参和___ | 附子 | 方剂学 |
27 | ______可用于治疗阳虚水肿 | 真武汤 | 方剂学 |
28 | 麻黄汤中用于调和营卫的药物是___ | 桂枝 | 方剂学 |
29 | 龙胆泻肝汤中用以补养肝阴的药物是___ | 当归生地 | 方剂学 |
30 | 左归丸中鹿胶的作用是___ | 填补精血 | 方剂学 |
31 | 黄土汤中附子的作用是___ | 温阳摄血 | 方剂学 |
32 | 咳血方中诃子的作用是___ | 敛肺止咳 | 方剂学 |
33 | 清营汤主要用于治疗热入营分,其中清营养阴的主药是___ | 生地黄 | 方剂学 |
34 | 属于疏肝理气剂的是______ | 柴胡疏肝散 | 方剂学 |
35 | 复元活血汤中柴胡的作用是___ | 疏肝行气 | 方剂学 |
36 | 用于阴虚内热潮热的方剂是______ | 青蒿鳖甲汤 | 方剂学 |
37 | 三仁汤中的“三仁”指杏仁、白蔻仁和___ | 薏苡仁 | 方剂学 |
38 | 属于解表的方剂是______ | 小柴胡汤 | 方剂学 |
39 | 咳血方中诃子的作用是___ | 敛肺止咳 | 方剂学 |
40 | 用于治疗气虚发热的方剂是______ | 补中益气汤 | 方剂学 |
41 | 四妙勇安汤用于治疗___ | 脱疽热毒 | 方剂学 |
42 | 小蓟饮子中藕节的作用是___ | 收敛止血 | 方剂学 |
43 | 少腹逐瘀汤用于治疗___ | 少腹寒凝血瘀 | 方剂学 |
44 | 百合固金汤用于治疗___ | 肺肾阴虚 | 方剂学 |
45 | 用于治疗中风痰壅的方剂是______ | 涤痰汤 | 方剂学 |
46 | 小蓟饮子中蒲黄的作用是___ | 活血止血 | 方剂学 |
47 | 小蓟饮子用于治疗___ | 下焦湿热 | 方剂学 |
48 | 桃核承气汤主治何种类型蓄血证___ | 下焦蓄血 | 方剂学 |
49 | 用于温经散寒的方剂是______ | 当归四逆汤 | 方剂学 |
50 | 槐花散中荆芥穗的作用是___ | 祛风解表 | 方剂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