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| ______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,具有发汗解表作用。 | 桂枝 | 中药学 |
2 | ______具有健脾止泻、收涩固精之功,多用于小儿泄泻。 | 莲须 | 中药学 |
3 | ______可治风热头痛、目赤咽痛,具辛凉解表作用。 | 薄荷 | 中药学 |
4 | 中药______能够活血散瘀、通经止痛,多用于月经不调。 | 桃仁 | 中药学 |
5 | ______用于风湿痹痛、筋骨无力,具有补肝肾之效。 | 狗脊 | 中药学 |
6 | 常用于小便不利、水肿胀满的药材包括______。 | 车前子 | 中药学 |
7 | 治疗风寒感冒首选的解表药是 | 麻黄 | 中药学 |
8 | 被称为“百草之王”的中药是______。 | 人参 | 中药学 |
9 | ______可清肝明目、润肠通便,多适用于目赤目涩。 | 决明子 | 中药学 |
10 | 细辛可用于风寒表证及 | 鼻渊 | 中药学 |
11 | 山楂入药部位是其 | 果实 | 中药学 |
12 | ______用于高血压头晕、目赤多泪,拥有平肝潜阳之效。 | 钩藤 | 中药学 |
13 | 威灵仙善治何种痹证 | 行痹 | 中药学 |
14 | 中药______能补气益血、养心安神。 | 龙眼肉 | 中药学 |
15 | ______可健脾止泻,常常用于小儿泄泻。 | 莲子 | 中药学 |
16 | 中药______用于脘腹胀满、呕吐泄泻,具芳香化湿之效。 | 草豆蔻 | 中药学 |
17 | “川贝母”常配伍______用于止咳化痰。 | 枇杷叶 | 中药学 |
18 | 用于口舌生疮、热毒壅盛的草药是______。 | 青黛 | 中药学 |
19 | ______能散寒止痛、回阳通脉,常用于寒凝腹痛。 | 干姜 | 中药学 |
20 | 中药______能够治血热妄行、月经过多等症。 | 小蓟 | 中药学 |
21 | 草药______能温补肾阳,治疗阳痿早泄。 | 巴戟天 | 中药学 |
22 | 常用于血热妄行、吐衄崩漏的凉血止血药是______。 | 地榆 | 中药学 |
23 | ______具备收敛止泻、固精缩尿作用,常用于滑精带下。 | 金樱子 | 中药学 |
24 | ______适用于咳嗽气喘、多痰壅盛,具有降气平喘功效。 | 白果 | 中药学 |
25 | 中药______能养阴清肺、润燥止咳,用于干咳少痰。 | 麦冬 | 中药学 |
26 | 用于湿热下注、带下黄臭的草药是______。 | 龙胆草 | 中药学 |
27 | 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的利水渗湿药是______。 | 茯苓 | 中药学 |
28 | ______可破血行气,用于癥瘕积聚。 | 莪术 | 中药学 |
29 | 用于清热凉血、止血的中药是______。 | 槐花 | 中药学 |
30 | 白芷具有解表通窍和 | 止痛 | 中药学 |
31 | ______用于外感风热、咽喉肿痛,具有辛凉解表作用。 | 牛蒡子 | 中药学 |
32 | 具有理气止痛功效的草药有______。 | 香附 | 中药学 |
33 | 被称为“百草之王”的中药是______。 | 人参 | 中药学 |
34 | ______用于痈肿疮毒、咽喉肿痛,有清热解毒之效。 | 白花蛇舌草 | 中药学 |
35 | 中药______具有通络止痛、化瘀消肿功效。 | 自然铜 | 中药学 |
36 | 具有理气止痛功效的草药有______。 | 香附 | 中药学 |
37 | 具有燥湿止带作用的成分是______。 | 白果 | 中药学 |
38 | 草药______有凉血止血、解毒疗疮之效。 | 白茅根 | 中药学 |
39 | ______能利咽开音,常用于声音嘶哑。 | 胖大海 | 中药学 |
40 | ______具含有补气固表、利水消肿的作用。 | 黄芪 | 中药学 |
41 | 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的中成分是______。 | 茵陈 | 中药学 |
42 | ______具健脾消食、行气化湿功效,适用于食积胀满。 | 神曲 | 中药学 |
43 | ______有止咳平喘、润肺化痰的功效,常用于肺虚咳嗽。 | 百合 | 中药学 |
44 | ______能开胃消食,用于脘腹胀满。 | 鸡屎藤 | 中药学 |
45 | 牛膝具有活血通经和 | 补肝肾 | 中药学 |
46 | 用于胃热呕吐、烦渴口干的药物是______。 | 芦根 | 中药学 |
47 | ______可补中益气、润肺止咳,用于脾肺气虚。 | 太子参 | 中药学 |
48 | 中药______可理气止痛、化湿消食,用于脘腹胀满。 | 佛手 | 中药学 |
49 | ______可破血行气,可用于癥瘕积聚。 | 莪术 | 中药学 |
50 | 常用于活血化瘀的药材有______。 | 丹参 | 中药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