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Question Answer Category
1 小儿痄腮初起,常见发热恶风,腮部_________ 肿胀 儿科学
2 小儿腑实热结,腹满便闭,治以通腑泄_________ 儿科学
3 消化不良所致腹痛用______汤治疗 保和 儿科学
4 暑温由______邪侵袭所致 暑热 儿科学
5 小儿肠风下血,大便滴血,属脾不统_________ 儿科学
6 小儿多汗可因阴虚内热或_________不固 卫气 儿科学
7 急惊风属痰食惊三因者用 保赤丸 儿科学
8 小儿肾虚所致遗尿,夜寐遗_________ 尿 儿科学
9 小儿胎黄分为阳黄与_________ 阴黄 儿科学
10 小儿麻疹为感受_________邪气所致 时邪 儿科学
11 小儿肺气虚,动则喘促,语声_________ 低弱 儿科学
12 小儿阴虚发热,低热盗汗,舌红无_________ 儿科学
13 小儿久泻伤津,口干唇红,舌红少_________ 儿科学
14 哭声高亢尖锐多属______证 实热 儿科学
15 小儿肺热咳嗽,痰稠色黄,伴咽喉_________ 肿痛 儿科学
16 小儿“眉间青纹”常见于_________痛 儿科学
17 小儿咳嗽痰多、脾虚生痰者,可用_________汤 二陈 儿科学
18 小儿遗尿,腰膝酸软,常见_________虚寒 儿科学
19 夜啼属脾寒者常用______汤温中散寒 乌药 儿科学
20 风热感冒常见症状有发热重、汗出、鼻塞_________ 黄涕 儿科学
21 治疗风寒泻的首选方剂是 藿香正气散 儿科学
22 小儿慢惊风,属脾肾亏虚,治宜健脾补_________ 儿科学
23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 元气 儿科学
24 小儿肠胃虚寒,常伴腹痛喜温,便稀不_________ 儿科学
25 指纹达命关提示病势 较重 儿科学
26 中医外科以____为主要治疗手段。 外治法 外科学
27 外科中“内治为主”的原则始于________。 金元时期 外科学
28 热毒疮疡成脓宜外敷____。 八二散 外科学
29 治疗术后伤口不愈常用________。 十全大补汤 外科学
30 局部反复擦伤导致皮肤糜烂可成____。 臁疮 外科学
31 瘰疬常发于颈部,病因多与____有关。 肝肾亏虚 外科学
32 褥疮的发生与长期卧床及____有关。 气血亏虚 外科学
33 疮疡治则核心是“托里、排脓、清热、________。” 生肌 外科学
34 中医治疗肛裂多配合________。 润肠通便 外科学
35 “痈疽初起,治宜________。” 疏风清热 外科学
36 脓疱破溃后遗留溃面为____。 溃疡期 外科学
37 皮肤结节性红斑属中医________。 瓜藤缠 外科学
38 外科疾病中,“红肿热痛”属________证。 外科学
39 灸法常用于____疮疡恢复期。 补虚 外科学
40 外科中“初起红肿”应以____为主。 清热解毒 外科学
41 疮疡溃后脓水清稀,为________表现。 气血虚弱 外科学
42 风火牙疳的初期,局部常有________。 红肿疼痛 外科学
43 肛瘘多见于肛腺反复感染形成____。 瘘道 外科学
44 毒疮属热毒壅盛型,治疗应先行____。 清热泻火 外科学
45 “痈疽初起,宜用________之剂外敷。 消肿托毒 外科学
46 术后恢复期饮食应以____为主。 清淡 外科学
47 脓肿形成前的核心治疗是________。 清热解毒 外科学
48 瘰疬多发于颈部,两侧呈____排列。 串珠状 外科学
49 肠痈剧痛拒按,脉滑数,多属________。 实热内结 外科学
50 皮肤瘙痒、糜烂反复不愈属____证。 湿热证 外科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