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| “脉缓无力、四肢乏力”,常见于________。 | 气血两虚 | 诊断学 |
2 | “四肢发热,口干舌燥”多为________。 | 阴虚内热 | 诊断学 |
3 | 面红如妆,多为________热象。 | 阴虚阳亢 | 诊断学 |
4 |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属_ | 气虚湿困 | 诊断学 |
5 | 哮喘病人常出现_ | 喘息 | 诊断学 |
6 | 实证的舌质多为________。 | 红绛 | 诊断学 |
7 | 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多提示________。 | 湿热下注 | 诊断学 |
8 | 中医四诊包括望、闻、问和_ | 切诊 | 诊断学 |
9 | 脉象弦滑多见于_并痰湿 | 肝郁 | 诊断学 |
10 | 问诊中询问饮食口味可了解_ | 脾胃 | 诊断学 |
11 | 脉象浮数无力多见于_ | 表热虚证 | 诊断学 |
12 | 脉象细而弦多见于_ | 肝阴枯竭 | 诊断学 |
13 | 舌苔白而润,多见于________证。 | 寒证 | 诊断学 |
14 | “经行量少,色淡质稀”,为________。 | 血虚 | 诊断学 |
15 | 舌苔黄燥少津表示_受损 | 胃阴 | 诊断学 |
16 | “咳吐黄痰,咽喉红肿”,多为________。 | 肺热 | 诊断学 |
17 | 患者语声低弱,思维迟钝,应考虑________。 | 心脾两虚 | 诊断学 |
18 | 脉象弦脉多主肝胆病和_ | 痛证 | 诊断学 |
19 | 面色青暗,常属________证。 | 血瘀 | 诊断学 |
20 | “汗出如油,四肢厥冷”,属________。 | 亡阳 | 诊断学 |
21 | 舌苔黄燥多属_ | 实热 | 诊断学 |
22 | 舌根部属_ | 肾 | 诊断学 |
23 | 舌苔干燥,多为________所致。 | 津液亏损 | 诊断学 |
24 | 舌暗红,脉涩,提示________。 | 血瘀 | 诊断学 |
25 | 脉象沉数有力多见于_ | 里实热证 | 诊断学 |
26 | 舌苔花剥,脉数无力,多为________所致。 | 胃阴不足 | 诊断学 |
27 | 舌质绛,苔黄燥,脉数,属________证。 | 热入营血 | 诊断学 |
28 | 舌苔干燥粗糙多提示_ | 津伤 | 诊断学 |
29 | 按诊中,触及“按之不痛”,往往说明________。 | 虚证 | 诊断学 |
30 | 脉象细而弱多见于_ | 气血两虚 | 诊断学 |
31 | “四诊法”中最能反映体质的是________。 | 望诊 | 诊断学 |
32 | 舌苔薄黄干燥多属_初起 | 里热 | 诊断学 |
33 | 脉象虚大无力多见于_ | 气虚 | 诊断学 |
34 | 脉象浮滑数多提示_热证 | 表痰 | 诊断学 |
35 | 舌苔白滑多属_ | 寒湿 | 诊断学 |
36 | 脉象疾脉多见于_ | 阳盛阴虚 | 诊断学 |
37 | 小儿舌苔黄腻,多为________证。 | 积滞 | 诊断学 |
38 | 舌质绛红少苔多属_ | 阴虚火旺 | 诊断学 |
39 | “脉弦”多与________有关。 | 肝病 | 诊断学 |
40 | 舌苔花剥多属_ | 胃阴不足 | 诊断学 |
41 | 脉象紧脉多主_ | 寒证 | 诊断学 |
42 | “面黄不泽,乏力纳呆”,提示________。 | 脾气虚弱 | 诊断学 |
43 | “咳而无力,语声低微”,多见于________证。 | 肺气虚 | 诊断学 |
44 | 问诊中询问汗出情况可辨别病邪性质,无汗多属_ | 表寒 | 诊断学 |
45 | “舌红苔少”为________之征。 | 阴液亏损 | 诊断学 |
46 | 问诊时了解女性月经情况可了解________系统状况。 | 冲任功能 | 诊断学 |
47 | 舌苔白腻而滑多属_ | 寒湿痰饮 | 诊断学 |
48 | 舌边红,多见于________上炎。 | 肝火 | 诊断学 |
49 | 脉象沉迟无力多见于_ | 里虚寒证 | 诊断学 |
50 | 问二便中,小便清长多属_ | 寒证 | 诊断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