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Question Answer Category
1 中医中,____是由于正气不足、寒邪入侵引起的。 痰火扰心 基础学
2 中医强调,____是影响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。 情志调养 基础学
3 中医强调以____的视角来看待疾病和健康。 辨证论治 基础学
4 疾病治疗时,中医常强调____的重要性。 阳虚体质 基础学
5 在中医里,____是影响情志健康的重要内因。 辨证论治 基础学
6 臣药协助君药增强______。 疗效 基础学
7 中医学上,____属于水湿困脾的症状。 虚阳上亢 基础学
8 ____是邪热深入营分的表现。 阳盛阴伤 基础学
9 ____是邪热深入营分的表现。 胃热炽盛 基础学
10 中医理论中常说,____是疾病发展的关键。 治病求本 基础学
11 中医认为,____是阴虚火旺的重要病机。 阳虚寒盛 基础学
12 疾病的发生常常与____功能失调有关。 阴虚火旺 基础学
13 ____反映了人体功能活动的协调机制。 冲任不调 基础学
14 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主药是______。 柴胡 基础学
15 驱虫药用于______寄生虫病。 肠道 基础学
16 中医认为,____会导致脾失健运、湿气内生。 气滞血瘀 基础学
17 在病因分析中,____往往与饮食不节有关。 湿浸脾阳 基础学
18 中医认为,健康状态依赖于____之间的平衡。 天时地利 基础学
19 ____是气滞血瘀证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。 血瘀气滞 基础学
20 肝主疏泄,又藏______。 基础学
21 ____反映了寒邪与人体阳气的对抗过程。 寒湿困脾 基础学
22 脉诊中最基本的三部九候法出自《______》。 黄帝内经 基础学
23 舌质反映______状况。 脏腑气血 基础学
24 中医学上,____属于水湿困脾的症状。 阳虚寒盛 基础学
25 中医理论中提到,____是情志不畅常见的表现。 心阳虚衰 基础学
26 在病因分析中,____往往与饮食不节有关。 痰湿困脾 基础学
27 ____体现了中医诊疗的个体化特点。 正邪斗争 基础学
28 中医理论中常说,____是疾病发展的关键。 冲任不调 基础学
29 补气药主要用于______气虚证。 脾肺 基础学
30 中医强调,____是影响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。 冲任不调 基础学
31 在中医养生中,____被视为重要的调养原则。 脾肾阳虚 基础学
32 在中医学中,____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作用。 阴盛则寒 基础学
33 中医讲究____与疾病的关系紧密。 阳虚怕冷 基础学
34 ____是中医对火热内扰、阴虚失养病机的总结。 热盛伤津 基础学
35 ____是肺肾两虚导致的咳嗽证型。 湿热瘀阻 基础学
36 中医认为,____是某些慢性病常见的体质基础。 湿困脾胃 基础学
37 ____是风寒湿邪闭阻经络的表现。 湿热内蕴 基础学
38 弦脉多见于______病。 肝胆疾患 基础学
39 ____反映了人体功能活动的协调机制。 阳盛则热 基础学
40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____。 脏腑系统 基础学
41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____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性。 气血津液 基础学
42 活血化瘀药用于______证。 血瘀 基础学
43 ____反映了人体功能活动的协调机制。 经络不通 基础学
44 望神主要是观察患者的精神______。 状态 基础学
45 ____多由于脾阳不足、运化失常引起。 寒湿内阻 基础学
46 ____是中医对脏腑功能的系统认识方式。 五行学说 基础学
47 迟脉主寒证,数脉主______证。 基础学
48 ____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之一。 阴盛则寒 基础学
49 在中医学中,____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作用。 情志调养 基础学
50 ____是中医学对疾病本质和发展过程的认识。 病因病机 基础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