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| Question | Answer | Category |
1 | 五苓散中泽泻的作用是___ | 利水渗湿 | 方剂学 |
2 | 大秦艽汤中石膏的作用是___ | 清热生津 | 方剂学 |
3 | 通窍活血汤中麝香的作用是___ | 芳香开窍 | 方剂学 |
4 | 秦艽鳖甲散用于治疗___ | 阴虚发热 | 方剂学 |
5 | ______可用于治疗脾虚湿困 | 参苓白术散 | 方剂学 |
6 | 导赤散用于治疗___ | 心经火热 | 方剂学 |
7 | 用于治疗肾阴亏虚潮热的方剂是______ | 大补阴丸 | 方剂学 |
8 | 咳血方用于治疗___ | 肝火犯肺 | 方剂学 |
9 | 独活寄生汤用于治疗___ | 痹证日久 | 方剂学 |
10 | 用于止咳化痰的经典方剂是______ | 止嗽散 | 方剂学 |
11 | 诃子散主治久咳不止,方中五味子的作用是___ | 敛肺止咳 | 方剂学 |
12 | 用于清肺化痰止咳的方剂是______ | 清金化痰汤 | 方剂学 |
13 | 小柴胡汤中用于和解少阳的主药是___ | 柴胡 | 方剂学 |
14 | 能治疗气滞血瘀的中药方剂是______ | 血府逐瘀汤 | 方剂学 |
15 | 用于平肝潜阳的代表方是______ | 天麻钩藤饮 | 方剂学 |
16 | 逍遥散中配伍薄荷意在___ | 疏肝解郁 | 方剂学 |
17 | 回阳救急汤中麝香的作用是___ | 开窍醒神 | 方剂学 |
18 | 固经丸用于治疗___ | 阴虚血热 | 方剂学 |
19 | 半夏泻心汤中辛开苦降的代表药对是___ | 黄连干姜 | 方剂学 |
20 | 代表阴虚火旺治疗的方剂是______ | 知柏地黄丸 | 方剂学 |
21 | 用于治疗肠风下血的经典方剂是______ | 槐花散 | 方剂学 |
22 | 犀角地黄汤中芍药的作用是___ | 养阴护营 | 方剂学 |
23 | 越鞠丸用于治疗___ | 六郁证 | 方剂学 |
24 | 四逆散中柴胡的作用是___ | 透邪升阳 | 方剂学 |
25 | 大秦艽汤中石膏的作用是___ | 清热生津 | 方剂学 |
26 | 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的经典方剂是______ | 血府逐瘀汤 | 方剂学 |
27 | 天麻钩藤饮用于治疗___ | 肝阳偏亢 | 方剂学 |
28 | 用于治疗寒湿困脾的代表方剂是______ | 藿香正气散 | 方剂学 |
29 | 少腹逐瘀汤中蒲黄的作用是___ | 活血止血 | 方剂学 |
30 | 代表清热泻火的方剂是______ | 白虎汤 | 方剂学 |
31 | 麻子仁丸用于治疗___ | 脾约便秘 | 方剂学 |
32 | 银翘散中辛凉透表的主药是___ | 连翘银花 | 方剂学 |
33 | 完带汤中车前子的作用是___ | 利湿止带 | 方剂学 |
34 | 四神丸用于治疗___ | 五更泄泻 | 方剂学 |
35 | 六味地黄丸中“三补”包括山茱萸、山药和___ | 熟地黄 | 方剂学 |
36 | 左金丸由黄连和___组成 | 吴茱萸 | 方剂学 |
37 | 代表治疗少阳病的经典方剂是______ | 小柴胡汤 | 方剂学 |
38 | 能清虚热的常用方剂是______ | 青蒿鳖甲汤 | 方剂学 |
39 | 麦门冬汤中半夏的作用是___ | 降逆和胃 | 方剂学 |
40 | 镇肝熄风汤中代赭石的作用是___ | 重镇降逆 | 方剂学 |
41 | 用于攻下冷积的方剂是______ | 大黄附子汤 | 方剂学 |
42 | 理中丸中温中祛寒的主药是___ | 干姜 | 方剂学 |
43 | 九仙散中乌梅的作用是___ | 敛肺止咳 | 方剂学 |
44 | 用于肠炎泄泻的代表方剂是______ | 参苓白术散 | 方剂学 |
45 | 黄土汤中灶心土的作用是___ | 温中止血 | 方剂学 |
46 | 清胃散中升麻的作用为___ | 升阳散火 | 方剂学 |
47 | 玉泉丸用于治疗___ | 消渴气阴两虚 | 方剂学 |
48 | 金锁固精丸用于治疗___ | 肾虚遗精 | 方剂学 |
49 | 独活寄生汤中杜仲的作用是___ | 补肝肾强筋骨 | 方剂学 |
50 | 代表风湿痹痛治疗的方剂是______ | 独活寄生汤 | 方剂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