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| Question | Answer | Category |
1 | 完带汤主治带下病,其病因多属___ | 脾虚湿盛 | 方剂学 |
2 | 代表肠风下血治疗的方剂是______ | 槐花散 | 方剂学 |
3 | 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无汗的方剂是______ | 麻黄汤 | 方剂学 |
4 | 用于补气的经典方剂是______ | 四君子汤 | 方剂学 |
5 | 属于治疗阳虚水肿的方剂是______ | 真武汤 | 方剂学 |
6 | 玉女煎中石膏的作用是___ | 清胃降火 | 方剂学 |
7 | 牡蛎散用于治疗___ | 自汗盗汗 | 方剂学 |
8 | 温经汤用于治疗___ | 冲任虚寒 | 方剂学 |
9 | 左归丸的组成来源于___ | 金匮肾气丸 | 方剂学 |
10 | ______可用于治疗痰湿壅盛 | 二陈汤 | 方剂学 |
11 | 能补气升阳的方剂是______ | 补中益气汤 | 方剂学 |
12 | ______可用于风湿痹痛 | 独活寄生汤 | 方剂学 |
13 | 用于虚热骨蒸的代表方剂是______ | 青蒿鳖甲汤 | 方剂学 |
14 | ______是清心火治疗的代表方剂 | 导赤散 | 方剂学 |
15 | 属于泻下攻里的方剂是______ | 大黄牡丹汤 | 方剂学 |
16 | 真人养脏汤中罂粟壳的作用是___ | 涩肠止泻 | 方剂学 |
17 | 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的代表方剂是______ | 血府逐瘀汤 | 方剂学 |
18 | 黄土汤用于治疗___ | 脾阳不足 | 方剂学 |
19 | ______是寒湿困脾的代表方剂 | 藿香正气散 | 方剂学 |
20 | 用于咽喉肿痛的方剂是______ | 甘桔汤 | 方剂学 |
21 | 小柴胡汤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___ | 柴胡 | 方剂学 |
22 | 用于心脾两虚的方剂是______ | 归脾汤 | 方剂学 |
23 | 一贯煎的君药是___ | 生地黄 | 方剂学 |
24 | 清胃散中升麻的作用是___ | 升阳散火 | 方剂学 |
25 | 复元活血汤中瓜蒌根的作用是___ | 消肿散结 | 方剂学 |
26 | ______是解表的代表方剂 | 桂枝汤 | 方剂学 |
27 | 能行气解郁的中药方剂是______ | 柴胡疏肝散 | 方剂学 |
28 | 用于温中补虚的方剂是______ | 小建中汤 | 方剂学 |
29 | 适用于血虚头晕的方剂是______ | 当归补血汤 | 方剂学 |
30 | 四逆散由柴胡、枳实、甘草和___组成 | 芍药 | 方剂学 |
31 | 用于胃寒呕吐的方剂是______ | 丁香柿蒂汤 | 方剂学 |
32 | 代表治疗肝火犯肺的方剂是______ | 泻白散 | 方剂学 |
33 | 归脾汤中远志的作用是___ | 安神益智 | 方剂学 |
34 | 咳血方用于治疗___ | 肝火犯肺 | 方剂学 |
35 | 七厘散用于治疗___ | 外伤出血 | 方剂学 |
36 | 用于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是______ | 逍遥散 | 方剂学 |
37 | 归脾汤中既能养心又能安神的药物是___ | 茯神远志 | 方剂学 |
38 | 温经汤中吴茱萸的作用是___ | 温经散寒 | 方剂学 |
39 | 新加香薷饮中银花的作用是___ | 清暑解毒 | 方剂学 |
40 | 十灰散用于治疗___ | 血热妄行 | 方剂学 |
41 | 诃子散中五味子的作用是___ | 敛肺止咳 | 方剂学 |
42 | 苏合香丸主治___ | 寒闭神昏 | 方剂学 |
43 |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的方剂是______ | 五苓散 | 方剂学 |
44 | 仙方活命饮中天花粉的作用是___ | 排脓消肿 | 方剂学 |
45 | 六味地黄丸中“三泻”包括泽泻、丹皮和___ | 茯苓 | 方剂学 |
46 | ______适用于水肿下焦阳虚 | 济生肾气丸 | 方剂学 |
47 | 能疏风清热的方剂是______ | 桑菊饮 | 方剂学 |
48 | 藿香正气散中用于行气化湿的药物是___ | 厚朴陈皮 | 方剂学 |
49 | ______适用于胃中虚寒呕吐 | 理中丸 | 方剂学 |
50 | 易黄汤用于治疗___ | 湿热带下 | 方剂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