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Question A B C D E Answer Category
1 下列哪项不见于太阴病证 口苦 食不下 四肢不温 腹满而吐 时腹自痛 A 诊断学
2 下列哪项不见于阴虚风动证? 手足蠕动 角弓反张 眩晕 舌红少津 B 诊断学
3 下列哪项不见于营分证 心烦不寐 口不甚渴 舌质红绛 身热夜甚 斑疹显露 E 诊断学
4 下列哪项不能视作寒与其他病因病性兼并的证 风寒证 寒湿证 凉燥证 血寒证 寒饮证 D 诊断学
5 下列哪项不是“证名” 肝阳化风 烂喉丹痧 脾肾阳虚 痰热壅肺 膀胱湿热 B 诊断学
6 下列哪项不是八纲的证候 热证 阳证 本证 实证 寒证 C 诊断学
7 下列哪项不是辨证所应明确的内容: 病位 病势 病名 病因 病性 C 诊断学
8 下列哪项不是表证的特点 感受外邪所致 起病一般较急 必然形成里证 病程一般较短 恶寒发热并见 C 诊断学
9 下列哪项不是表证与里证的鉴别点 表证一般脉浮,里证一般脉沉 表证病程较短,里证病程较长 表证病情较轻,里证病情较重 表证恶寒为主,里证发热为主 表证苔薄,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D 诊断学
10 下列哪条经脉与舌无直接联系 手太阴经 足厥阴经 足少阴经 足太阴经 手厥阴经 E 诊断学
11 下列哪项表现为神识不清,语无伦次,声高有力 错语 谵语 郑声 呓语 失语 B 诊断学
12 下列哪项并非寒痰阻肺证所见:() 咳嗽痰鸣 胸闷气喘 舌苔白滑 痰稀易咯 脉象浮紧 A 诊断学
13 下列哪项不符合水痘的临床表现 呈椭圆形水疱 大小不等 晶莹明亮 一齐出现 皮薄易破 D 诊断学
14 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口渴多饮 热盛伤津 汗出过多 剧烈呕吐 泻下过度 湿热内阻 E 诊断学
15 下列哪项不见裂纹舌 阳气不足 阴液亏虚 血虚不润 邪热炽盛 先天舌裂 A 诊断学
16 下列哪项不是肝病的常见症状 头晕目眩 肢体震颤 急躁易怒 少腹胀痛 纳呆便溏 E 诊断学
17 下列哪项不是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相同临床表现? 面红目赤 头晕目眩 腰膝酸软 急躁易怒 C 诊断学
18 下列哪项不是寒证的临床表现 舌淡苔白 口和不渴 尿清便溏 脉象沉紧 头重如裹 E 诊断学
19 下列哪项不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: 寒证恶寒喜热,热证恶热喜冷 寒证口渴喜冷,热证口和不渴 寒证大便泻泄,热证大便秘结 寒证舌苔白润,热证舌苔黄干 寒证脉迟,热证脉数 B 诊断学
20 下列哪项不是火热证与阴虚证的区别点 发热的高低 病程的长短 病势的缓急 口渴与不渴 脉象之虚实 D 诊断学
21 下列哪项不是火淫证的必有表现 壮热恶热 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 脉数有力 神昏抽搐 E 诊断学
22 下列哪项不是津液亏虚证的表现 小便短少而黄 大便干燥难解 渴欲漱水不欲咽 皮肤干燥枯瘪 舌红苔少不润 C 诊断学
23 下列哪项不是脾阳虚证的特征表现 浮肿少尿 带下清稀 形寒肢冷 月经淋沥 久泄不止 D 诊断学
24 下列哪项不是涩脉的主病 气滞 血瘀 湿邪阻滞 痰食内停 精伤血少 C 诊断学
25 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:() 目无精彩 形羸色败 呼吸微弱 神志昏迷 壮热面赤 B 诊断学
26 下列哪项不是颤动舌的原因 痰饮 热盛 阴亏 阳亢 血虚 A 诊断学
27 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 先天禀赋不足 情志失于调摄 房事劳损太过 病中耗损过多 后天生化不足 B 诊断学
28 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: 先天禀赋不足 病中耗损过多 房事劳倦太过 情志失于调摄 后天生化不足 D 诊断学
29 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真实假虚的病因病机 湿热内蕴 气化无力 瘀血阻滞 热结胃肠 痰食停滞 B 诊断学
30 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:() 目光精彩 神志清楚 颧赤如妆 形丰色荣 呼吸调匀 C 诊断学
31 下列哪项不是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腰酸耳鸣 头面先肿 发病急骤 恶风微热 脉浮或濡 A 诊断学
32 下列哪项不是弦脉的脉象特征 脉来绷急 端直以长 如按琴弦 从中直过 挺然于指下 A 诊断学
33 下列哪项不是相反的两种脉象 紧脉与缓脉 动脉与短脉 散脉与牢脉 洪脉与细脉 滑脉与涩脉 B 诊断学
34 下列哪项不是心病的常见症状 神识错乱 失眠多梦 心悸怔忡 急躁易怒 神昏健忘 D 诊断学
35 下列哪项不是形成寒证的因素 阳气亏虚 阴液不足 阴寒内盛 阴邪致病 阴气偏盛 B 诊断学
36 下列哪项不是形成热证的因素 阳邪致病 阳气偏盛 阳气亏虚 阴液亏虚 寒湿郁久 C 诊断学
37 下列哪项不是形成虚证的原因 禀赋不足 房室劳倦太过 痰饮瘀血内停 后天生化不足 真阴不足 C 诊断学
38 下列哪项不是形成虚证的原因: 先天禀赋不足 房室劳倦太过 痰饮於血内停 后天生化不足 真阴不足 C 诊断学
39 下列哪项不是虚寒证的病因病机 阳气亏虚 感受阴邪 温煦失职 气化减退 推动无力 B 诊断学
40 下列哪项不是虚热证的病机 阴液亏少不足 阳气相对偏旺 阳热火邪炽盛 虚性火热内扰 失却滋养濡润 C 诊断学
41 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生风证的临床表现:() 肢体震颤 角弓反张 肢体麻木 皮肤瘙痒 舌淡脉细 B 诊断学
42 下列哪项不是实证的表现: 大便秘结 神昏谵语 五心烦热 小便不通 咳嗽气喘 C 诊断学
43 下列哪项不是食滞胃肠证的表现:() 脘腹灼热 厌食 便泻不爽 嗳腐吞酸 苔厚腻 C 诊断学
44 下列哪项不是水停证的表现 面睑、肢体浮肿 胸闷,腹胀,恶心 小便短少、不利 腹膨隆,叩音浊 舌色淡,舌体胖 B 诊断学
45 下列哪项不是太阳蓄水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,恶寒,脉浮 口渴,水入即吐 大便色黑,少腹硬满 小便不利,小腹满 渴欲饮水,脉浮数 C 诊断学
46 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: 冷汗质稀 肢厥肤冷 呼吸气微 面赤如妆 脉微欲绝 D 诊断学
47 下列哪项不是亡阴证的证候特点: 汗黏如油 身灼肢厥 皮皱唇燥 小便极少 脉细数疾 B 诊断学
4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痛经的主要原因 气滞血瘀 湿热蕴结 寒凝胞宫 气血两虚 痰湿内阻 E 诊断学
49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气血亏虚 肝阳上亢 湿热蕴脾 痰湿内阻 肾虚精亏 C 诊断学
50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哮发作常见的诱因 宿痰内伏 感受外邪 久居寒湿之地 瘀血内阻 过食生冷酸咸 D 诊断学
51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心悸的主要原因 心胆气虚 胆郁痰扰 心阳不足 心血不足 肝胃郁热 E 诊断学
52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血虚的原因 大病久病,耗伤气血 气机不畅,升降失调 瘀血内阻,新血不生 虫寄肠道,耗吸营养 脾失健运,生血乏源 B 诊断学
53 下列哪项不是真脏脉的称谓 怪脉 死脉 绝脉 危脉 败脉 D 诊断学
54 下列哪项不是正常脉象的主要特征 流利圆滑 节律一致 不浮不沉 不大不小 从容和缓 A 诊断学
55 下列哪项不是证的转化 表证转化为里证 里证转化为表证 寒证转化为热证 热证转化为寒证 实证转化为虚证 B 诊断学
5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 诊法 病历书写 治法 辨证 D 诊断学
57 下列哪项不属按诊的内容 脉象之浮沉迟数 大便的润燥 肿块之软硬 疼痛喜按或拒按 肌肤之冷热 B 诊断学
58 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疼痛特点:() 患处刺痛 时轻时重 部位固定 夜间痛剧 痛而拒按 B 诊断学
59 下列哪项不是阳水的特点:() 多挟风邪为患 按之凹陷难复 起病急病程短 皮肤光亮而薄 头面部先肿 B 诊断学
60 下列哪项不是阳证的典型表现 恶寒发热 烦躁不安 便秘腹痛 呼吸气微 舌质红绛 D 诊断学
61 下列哪项不是阴证的证候 倦怠无力 语言低怯 身灼气粗 小便清长 脉象沉紧 C 诊断学
62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尿量减少的的主要原因 热盛伤津 水液内停 湿热蕴结膀胱 汗吐下伤津 心气亏虚 E 诊断学
63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嗜睡的主要原因 痰湿困脾 脾失健运 心肾阳虚 邪闭心神 湿热蕴脾 E 诊断学
64 下列哪项不属表证的症状 恶寒发热 鼻塞喷嚏 脉浮苔薄 咳痰黄稠 头身疼痛 D 诊断学
65 下列哪项不属寒证的表现 畏寒肢冷 舌苔黄腻 尿清长或不利 脉象沉迟 自汗或无汗 B 诊断学
66 下列哪项不属湿淫证的常见症 全身困重 口淡吐涎 纳呆恶心 脘腹痞胀 苔腻脉滑 B 诊断学
67 下列哪项不属湿证的证候:() 全身困重 口淡乏味 恶心纳呆 脘腹痞闷 苔腻脉滑 B 诊断学
68 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虫积 痰湿 血瘀 内燥 气逆 D 诊断学
69 下列哪项不属胃热炽盛证的临床表现 胃脘灼痛 消谷善饥 龈肿齿衄 舌红少苔 便秘尿黄 D 诊断学
70 苔黑而滑润者多属:() 阳虚寒盛 饮食停滞 瘀血内停 寒湿内阻 湿热内蕴 D 诊断学
71 苔黄而腻者为 寒湿内蕴 食积化热 热盛伤津 瘀血内停 热入营血 B 诊断学
72 苔质颗粒大而疏松,形如腐渣者,为 滑苔 腐苔 腻苔 润苔 燥苔 B 诊断学
73 苔质致密,颗粒细小,融合成片,属 滑苔 腐苔 腻苔 润苔 燥苔 C 诊断学
74 太息的病机是:() 肝气郁结 脾气虚弱 胃气上逆 肝阳上亢 肺气不足 A 诊断学
75 太阳病的主要病机是 寒邪袭表,郁遏卫气,损伤营阴 风寒袭表,正邪交争,营卫失和 风寒袭表,郁遏卫气,损伤营阴 风寒外袭,卫外不固,营不内守 风寒外束,卫阳被遏,毛窍闭伏 B 诊断学
76 太阳伤寒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:() 恶寒发热 有汗脉缓 项强痛 无汗而喘 身体疼痛 A 诊断学
77 太阳伤寒证的主要病机是 寒邪袭表,郁遏卫气,损伤营阴 风寒袭表,正邪交争,营卫失和 风寒袭表,郁遏卫气,损伤营阴 风寒外袭,卫外不固,营不内守 风寒外束,卫阳被遏,毛窍闭伏 E 诊断学
78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辨证要点是 恶寒发热,头项强痛,脉浮紧 发热恶风,头痛汗出,脉浮缓 发热恶寒,项背强痛,脉浮缓 发热恶寒,头痛汗出,脉浮数 发热恶寒,头痛汗出,脉浮缓 B 诊断学
79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病机是 寒邪袭表,郁遏卫气,损伤营阴 风寒袭表,正邪交争,营卫失和 风寒袭表,郁遏卫气,损伤营阴 风寒外袭,卫外不固,营不内守 风寒外束,卫阳被遏,毛窍闭伏 D 诊断学
80 痰火扰心导致 夺气 郑声 独语 错语 狂言 E 诊断学
81 痰蒙心神证的临床表现是 持续低热,手足蠕动,舌绛少苔 突然昏仆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 筋脉拘急,肌肉掣动,肢体麻木 两目上视,角弓反张,高热神昏 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口吐涎沫 E 诊断学
82 痰蒙心神证最不容易见到的症状是 神情抑郁 狂躁妄动 突然昏仆 喃喃自语 痴呆淡漠 B 诊断学
83 痰热壅肺可见 声重 少气 太息 A 诊断学
84 痰少而黏,难于咯出者,多属 寒痰 热痰 燥痰 湿痰 肺痈 C 诊断学
85 痰湿内阻导致的头晕是 头晕面白,腰膝冷痛 头晕面白,神疲体倦 头晕刺痛,痛有定处 头晕且重,如物裹缠 头晕耳鸣,胸闷气短 D 诊断学
86 痰湿内阻所致头晕的特征,是伴有 胀痛 刺痛 眼花 耳鸣 昏沉 E 诊断学
87 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:() 饮停部位 饮邪性质 饮邪多少 饮停先后 饮停的原因 A 诊断学
88 痰饮宿疾可见 声重 少气 太息 B 诊断学
89 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:() 饮停部位 饮邪性质 饮邪多少 饮停先后 饮停的原因 A 诊断学
90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是:() 恶寒发热,头项强痛,脉浮紧 发热恶风,头痛汗出,脉浮缓 发热恶寒,项背强痛,脉浮缓 发热恶寒,头痛汗出,脉浮数 发热恶寒,头痛汗出,脉浮缓 B 诊断学
91 太阴湿热证的发热特点是 身热不扬 日晡潮热 五心烦热 身热汗出 往来寒热 A 诊断学
92 痰、悬、支、溢四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 饮邪的性质 饮停的原因 饮邪的多少 饮停的先后 饮停的部位 E 诊断学
93 痰白滑而量多,易咯出者,属:() 热盛伤津 寒伤阳气 肝风挟痰 脾虚湿聚 肺痈 D 诊断学
94 痰黄稠有块者,多属 寒痰 热痰 燥痰 湿痰 肺痈 B 诊断学
95 痰黄粘稠成块者,属于:() 热痰 寒痰 风痰 燥痰 湿痰 A 诊断学
96 疼痛如针刺之状,固定不移的是 瘀血 气滞 风湿 血虚 湿热 A 诊断学
97 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 自汗 绝汗 盗汗 战汗 头汗 D 诊断学
98 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是 苔由厚变薄 苔由薄变厚 苔由多变少 苔由润变燥 苔骤然退去 B 诊断学
99 体格检查的内容,不包括 一般情况 血、尿、便检查结果 全身浅表淋巴结情况 胸腹部情况 神经系统情况 B 诊断学
100 体胖食少,神疲乏力者,属 形气有余 形盛气虚 胃火亢盛 阴虚火旺 精气衰竭 B 诊断学